Tellus陪伴式營養-台南營養師團隊擁有國家高考認證,並且擁有豐富的諮詢經驗,由專業台南營養師與客戶討論目標、及規劃日後飲食模式,針對個人平常的飲食習慣、 模式,找到共識並且取得平衡,用最小的日常習慣改變,讓身體產生最大的改變效益,採全預約制,並且擁有完整時間一對一諮詢,諮詢內容僅專屬台南營養師知悉。
Blog
營養專欄

你的保養還停留在瓶瓶罐罐?這三種營養才是真正的發光肌秘密!


講到皮膚保養,梳妝台上瓶瓶罐罐琳瑯滿目,但為什麼膚況還是時好時壞呢?

那是因為你注重了「外擦」,卻忽略了「內養」!





光靠外擦保養品,無法從根本改善肌膚狀況,這是因為人體皮膚的吸收能力有限,許多保養品成分的分子過大,根本無法穿透角質層,最後只能停留在肌膚表面,帶來的效果也相當有限。此外,大部分的肌膚問題其實源自於體內,熬夜、壓力、飲食不均衡、賀爾蒙波動...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膚況,需要從營養著手調整,才能真正的讓肌膚回到健康且穩定的狀態。

想要肌膚亮白、彈性且穩定,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內養+外擦」雙管齊下!





本文將會帶你認識皮膚保養最關鍵的三大營養素!讓你的肌膚真正的由內而外的發光!




① 穀胱甘肽 

🔸功能

  • 抗老:穀胱甘肽為人體最強的抗氧化物之一,主要作用在細胞中,負責清除自由基、減少體內氧化壓力,進而達到皮膚抗老的效果

  • 抗暗沉:穀胱甘肽能夠抑制生成黑色素最關鍵的角色 - 酪胺酸酶,可以有效的提亮膚色,改善膚色暗沉狀況

🔸補充

  • 天然食物:蘆筍、酪梨、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白蘿蔔)

  • 保健食品:每日建議攝取量不超過250 mg,並且建議選擇與維生素C搭配的複方產品,有助於提高穀胱甘肽的吸收率與抗氧化效果






➁ 維生素C 

🔸功能

  • 美白:與穀胱甘肽一樣,共同抑制生成黑色素 - 酪胺酸酶的活性,減少色素的堆積,改善膚色暗沉

  • 彈性: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重要原料之一,維持皮膚結構完整、提高肌膚保水力

  • 抗氧化再生能力:幫助還原體內穀胱甘肽,延長其抗氧化作用的時間,使其可以清除更多自由基,降低氧化壓力

🔸補充

  • 天然食物:芭樂、奇異果、甜椒、柳橙

  • 保健食品:每日建議攝取量500~1000mg,建議選擇「緩釋型」或是「低劑量多次服用」的產品,延緩維生素C被身體代謝的時間







➂ 鋅 

 🔸功能

  • 抗痘:鋅可以幫助肌膚皮脂腺正常分泌,降低毛孔阻塞與痘痘生成的風險,研究指出體內鋅濃度偏低的族群,更容易長痘痘,並且痘痘癒合速度也會較一般族群緩慢

  • 促進肌膚修復:鋅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與細胞的生長,是皮膚癒合與維持肌膚屏障功能很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 穩定膚況:具有抗發炎的特性,能調節體內免疫反應,降低過度發炎,使肌膚更加穩定,不易過敏、紅腫

🔸補充

  • 天然食物:牡蠣、牛肉、南瓜子、全穀類

  • 保健食品:每日建議攝取量10~12 mg,建議選擇「胺基酸螯合型」鋅(如甘胺酸鋅)補充,身體吸收率較高,不過要注意避免與鐵、鈣同時補充,會互相影響吸收









飲食調整、適當作息是一切的根本,再高級的保養品,若是缺少了體內營養的支持,也難以達到理想中的好膚質。當你從內到外補足上述提到的關鍵營養素,再搭配適當作息與外擦保養,才能真正的穩定膚質狀況、延緩老化,讓肌膚真正的由內而外的發光!


當你看到鏡中黯淡無光的自己時,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或許你需要的不是換一瓶新的保養品,而是一個從根本愛自己的生活方式。







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們是位於台南的「Tellus陪伴式營養』,我是Abby營養師,官方IG:abby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撰文者:陳亮妤(Abby)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

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其他
專欄
2025-09-11
「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
之前的文章⌜運動增補劑霧煞煞,營養師幫你整理好懶人包!⌟講過常見的五種運動增補劑了,這次就來介紹一下稍微冷門一些的「甘油」。根據澳洲體育機構(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AIS),甘油(Glycerol) 在運動增補劑當中,被列入 Group A 等級的運動表現補劑(Performance Supplements) 類別。什麼是AIS(澳洲體育機構),運動補劑中的Group A分類? Group A 代表:具備強科學證據、合理安全性,以及被認可為合法且有效提升運動表現的補劑類別。甘油即屬於此類,咖啡因、β-丙氨酸、碳酸氫鹽、甜菜根汁與肌酸也都屬於這類。甘油的功能與用途 甘油補充可用於運動前的「hyperhydration(超補水)」策略,透過進行水分超補,可以大幅提升血漿容量,藉此延緩脫水時間、降低心率,並延長耐力運動的表現。甘油劑量建議① 運動前補充:建議以1~ 1.2 g/kg 體重的甘油 搭配 26 mL/kg 體重的液體,於運動前約 90~180 分鐘攝入。② 運動中補充:                            ▸ 若已於運動前補充過甘油,可以於運動時以 0.125 g/kg 體重甘油 + 5 mL/kg 體重液體維持補給。                            ▸ 若未提前補充,則建議在運動開始後的前四小時內,以 0.4 g/kg 甘油 + 適量液體做補充。【 注意事項】 雖然甘油的副作用相對罕見,但仍有可能出現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或頭痛等反應;若出現不適,應考慮停止或調降用量。運動除了要補充足夠水份,電解質(特別是鈉 Na⁺、鉀 K⁺)的搭配也非常關鍵,不然可能會發生抽筋、頭暈、低血鈉的問題,嚴重可危及生命!甘油 × 電解質 搭配策略 電解質(如:Na⁺、K⁺、Mg²⁺)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血漿滲透壓穩定肌肉與神經功能減少抽筋添加電解質的建議 ▸運動前◂建議在調好的甘油補充飲當中,加入約 460–690 mg/L 的鈉(約1~1.5克鹽)若時間 >90 分鐘,可加少量鉀(K⁺)約 200–300 mg/L(市面上有販售鉀錠)如果流汗量極大,需加入3克鈉(約7克鹽)於一公升調好的甘油補充飲當中。▸運動中◂每小時補充:甘油 0.125 g/kg + 水 5 mL/kg電解質飲品,如運動飲料(鈉 300–600 mg/h,視流汗量調整,可直接混合在甘油液體當中)▸運動後恢復◂ 甘油可幫助「水分再吸收」搭配電解質(鈉為主,鉀鎂輔助) → 加速身體水合(rehydration)作用▸適用時機◂ 高溫耐力運動(馬拉松、鐵人、自行車)長時間無法補水的場合(足球比賽、軍事行動)訓練或比賽前,需最大化水份儲備量總結搭配公式:甘油 + 水 + 鈉 = 保水效果最持久!不適合使用的情況 短時間、低強度運動(如輕鬆健走、30 分鐘瑜伽) → 效益有限腸胃敏感者,可能會出現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沒有先測試過 → 不建議在正式比賽中第一次使用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以上是「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的介紹,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Iris,官方IG:iris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強壯! ➡︎ 延伸閱讀: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 延伸閱讀:腸道健康是關鍵:益生菌 × 飲食 × 腸漏問題解析撰文者:吳欣俞(Iris)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2025-08-22
腸道健康是關鍵:益生菌 × 飲食 × 腸漏問題解析
你知道嗎?我們的腸道不只是負責消化吸收,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近年來研究顯示,腸道菌相的平衡與我們的免疫、情緒、代謝、皮膚、甚至體重管理都有密切關聯。也因此,「腸道健康」已成為營養界與功能醫學的重要關鍵詞。你也有以下症狀嗎?明明吃得不多,卻總是脹氣打嗝排便不順,三天兩頭才上一次廁所吃點外食就拉肚子,腸胃像玻璃心一樣脆弱總是覺得腦霧、疲倦、沒精神,但體檢又找不到問題這些都可能與腸道菌相失衡或「腸漏症(Leaky Gut)」有關!———— 讓營養師教你打造好腸道,遠離脹氣與疲倦一、腸道不適的常見警訊 腸道不健康,不一定只會拉肚子。以下是幾種常見症狀與可能原因:脹氣、打嗝、易放屁:腸內菌叢失衡、消化酵素分泌不足、腸道過度發酵便秘:膳食纖維與水分不足、腸道蠕動慢、缺乏好菌腹瀉或常拉肚子:腸道屏障受損、菌叢混亂、乳糖不耐或麩質敏感此外,若長期出現疲倦、皮膚過敏、情緒低落、免疫力低下等非典型症狀,也可能與「腸漏症」有關。二、什麼是腸漏症?你可能每天都在破壞腸道屏障!「腸漏症(Leaky Gut)」是一種腸道黏膜受損的狀態,讓本應被阻擋的毒素、未分解的食物蛋白、有害物質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引發慢性發炎、自體免疫、皮膚與情緒問題。常見會破壞腸道屏障的食物或因子包括:加工食品與食品添加物(乳化劑、人工香料、防腐劑)精緻糖:會促進壞菌滋生,抑制益菌活性過量酒精與咖啡因:會刺激腸道黏膜反覆使用抗生素或止痛藥:容易破壞腸道菌叢平衡慢性壓力與睡眠不足:也會降低腸道修復能力營養師建議:飲食應盡量減少過度加工食品與精緻糖,多選擇「原型食物」,並留意食物敏感源(如乳糖、麩質、堅果類等)。三、打造腸道好菌生態圈:益生菌 × 益生元 × 後生元要讓腸道恢復健康、屏障修復、菌相穩定,靠的不只是吃益生菌這麼簡單,而是要「三管齊下」:1. 益生菌(Probiotics)🔶 指對人體有益的活性菌,像是乳酸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可幫助抑制壞菌、強化免疫力、改善便秘與腹瀉。✅ 來源食物:優格、味噌、納豆、康普茶、益生菌保健品💡 保健品挑選重點:多菌株、多樣性 > 高劑量單一菌株看清楚菌種名稱(例如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包裝需說明活菌數與耐胃酸技術2. 益生元(Prebiotics)🔶 是益生菌的食物(膳食纖維的一種),能促進益菌繁殖、穩定腸道菌相。✅ 來源食物:洋蔥、大蒜、韭菜、蘆筍、香蕉、菊苣纖維、地瓜豆類、全穀類(若對腸胃不敏感)✨ 小提醒:有些益生元在某些人身上反而會引起脹氣,需要視情況調整吃的份量。3. 後生元(Postbiotics)🔶 指益生菌代謝後產生的有益物質,如短鏈脂肪酸(SCFA)、乳酸、抗菌肽等,有助於調節免疫、修復腸道屏障。💡 重點:雖然目前後生元多來自研究與保健品,但當你吃對食物、養對菌,就會自然產生後生元對於不能補充活菌的人(如免疫不全者),後生元可能是未來趨勢四、飲食建議 要照顧腸道,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 每日攝取發酵製品:無糖優格+奇亞籽+香蕉 or 康普茶🔹 每天攝取 20–30 克膳食纖維:來自蔬菜、全穀雜糧類、堅果🔹 定期補充益生菌保健品(尤其是經常脹氣、便秘、使用過抗生素後)🔹 減少破壞菌相的因素:少吃加工品與精緻糖,同時調整生活作息🔹 每週至少 3 次規律運動:有助於提升腸道蠕動與菌相多樣性腸道好,真的全身都會跟著變好!別再把腸胃不適當成小問題了。腸道是一切健康的起點,當你願意花時間好好照顧它,身體的能量、情緒、免疫力也會悄悄地改變。從今天開始,給你的腸道一點「營養支持」,讓好菌住得開心、壞菌無處可藏,這才是長久健康的基礎。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以上是腸道健康是關鍵:益生菌 × 飲食 × 腸漏問題解析的介紹,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Iris,官方IG:iris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強壯! ➡︎ 延伸閱讀: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 延伸閱讀:腎臟病飲食指南:怎麼吃才能保護腎臟健康?撰文者:吳欣俞(Iris)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2025-08-15
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
隨著健康意識逐漸高漲,市面上的保健品琳瑯滿目,許多人養成固定吃保健品的習慣。無論是維生素、魚油、益生菌還是各式各樣的礦物質,每一種看起來都無比重要,需要補充。但是對於保健品,你可能會有這些疑惑?-「每天都吃保健品,但好像都沒什麼效果」-「保健品是可以天天吃的嗎?」-「保健品有時候想到才吃,這樣還會有用嗎?」-「這些保健品到底要飯前還是飯後吃?」其實每一種保健品都有屬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是否需要固定補充,什麼時段吃最好,以及其所帶來的效果每一種保健品都不一樣,接下來就由營養師帶你翻閱最常見的五種保健品的使用說明書吧!⒈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群、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較容易透過尿液中排出,因此不易儲存於體內。建議可以每日補充,並且選擇緩慢釋出型或是低劑量多次補充的方式,維持身體代謝與抗氧化的功能,才不會單次補充過量,直接從尿液中排出。✅ 適合族群:外食族、壓力大、易疲勞者⒉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D、E、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儲存於脂肪與肝臟中,比水溶性維生素更不容易代謝,補充過多容易造成體內累積過多,形成器官的負擔,甚者會出現中毒的風險。在補充脂溶性的維生素時,建議可以飯後食用,利用餐食中的油脂增加吸收率。✅ 建議經過抽血檢查,依照醫生或是營養師指示後補充⒊ Omega-3 魚油 魚油中的EPA、DHA屬於脂溶性的物質,與前者脂溶性維生素一樣,建議在最豐盛的那一餐(通常是午餐)後食用,以增加腸道對於魚油的吸收率。建議可以每天補充,特別是日常飲食中缺乏魚類者,但若是飲食中每週有2~3次的深海魚類,可以在沒有吃魚的那天補充魚油。✅ 適合族群:平常飲食中缺乏魚類的族群、工作壓力大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者⒋ 益生菌 益生菌顧名思義就是有益幫助菌叢生長的物質,可以調整腸道菌相、改善便秘、脹氣或是過敏體質,但其並不會在腸道定居,容易因為餐食不乾淨、排便等等原因流失掉。因此需要長期持續固定補充1~3個月,才能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在補充益生菌時,建議搭配冷溫開水,避免溫度過高殺死菌株,服用時間則依照產品建議即可。✅ 適合長期外食、腸胃敏感不適者⒌ 礦物質 常見於特別的族群性缺乏,例如貧血、骨質疏鬆又或是免疫力低下者。建議先檢查血液指數,經過醫生評估後再補充,並且約2~3個月後需持續追蹤檢查,確認是否需要繼續補充。部分礦物質會留存於臟器中,因此補充過多或是長期補充容易造成臟器負擔、引發便秘、噁心,甚至是中毒。✅ 族群性缺乏者保健食品並不是吃越多就越有效,而是要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保健品種類,在挑選保健品前,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 本身日常飲食是否均衡?2️⃣ 有什麼特定的健康困擾或是特殊人生階段(例如:懷孕、哺乳、更年期)?3️⃣ 是否有先經過專業人士諮詢或評估?購買保健品並不等於買健康,保健品只是加分項,飲食控制再加上作息調整才是真正打造健康身體的基礎✨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們是位於台南的「Tellus陪伴式營養』,我是Abby營養師,官方IG:abby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 延伸閱讀:別再被數字綁架了:理解熱量赤字與TDEE背後的真正意義➡︎ 延伸閱讀:腎臟病飲食指南:怎麼吃才能保護腎臟健康?撰文者:陳亮妤(Abby)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