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us陪伴式營養-台南營養師團隊擁有國家高考認證,並且擁有豐富的諮詢經驗,由專業台南營養師與客戶討論目標、及規劃日後飲食模式,針對個人平常的飲食習慣、 模式,找到共識並且取得平衡,用最小的日常習慣改變,讓身體產生最大的改變效益,採全預約制,並且擁有完整時間一對一諮詢,諮詢內容僅專屬台南營養師知悉。
Blog
營養專欄

腎臟病飲食指南:怎麼吃才能保護腎臟健康?



腎臟是人體的「天然過濾器」,幫我們把身體裡的廢物、毒素和多餘的水分排出去。不過現代人壓力大、吃太鹹、喝水少,加上慢性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的人變多,腎臟疾病也越來越常見。

如果你或家人正面對腎臟問題,那「腎臟病飲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透過正確的吃法,不只能減輕腎臟負擔,還能延緩病情惡化,讓生活過得更舒服!










一、腎臟病飲食:簡單 4 原則,從今天開始調整!


❶ 蛋白質要吃對、吃剛好

腎臟不好時,蛋白質代謝會變慢,太多反而會讓腎臟負擔更大。這時候就需要「低蛋白飲食」,不是完全不吃,而是要吃對!可以選擇魚肉、雞蛋這類「高品質蛋白質」,另外還要控制好份量。


❷ 鹽巴少一點,腎臟比較輕鬆

吃太鹹會讓身體容易水腫、血壓升高,腎臟壓力也跟著變大。建議減少加工食品(像泡麵、香腸)和調味料,用天然食材(如:蔥、薑、蒜等)提味更健康。


❸ 鉀、磷攝取也要注意

蔬果雖然營養,但多數蔬果的鉀含量高,腎臟如排不出去就會出現問題。

磷則富含在加工食品、乳製品、豆類、碳酸飲料等,若攝取過多無法排出的話,會影響骨骼健康。


❹ 喝水量要看狀況

因為腎臟病患者常出現「寡尿」或是「無尿」的狀況,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多喝水」。如果出現「寡尿」或是「無尿」的話,多喝水反而會危險。還是以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量喝水。










二、推薦這些腎臟保健食物,吃得安心又放心!

說到腎臟保健食物,其實不難找,只要掌握「低鈉、低鉀、低磷、低蛋白」四大原則,就能吃得又健康又美味!


✅ 可以多吃的食物:

主食類:白米、白吐司、玉米粉、地瓜(適量)

蛋白質:魚肉、水煮蛋、黃豆及相關製品

低鉀蔬菜:白菜、白蘿蔔、綠花椰(先浸泡、再煮)

低鉀水果:蘋果、葡萄、鳳梨(別吃太多)


❌ 建議少吃或避免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紅肉、內臟、豆類、豆漿

高磷食物:起司、堅果、可樂

高鉀水果:香蕉、奇異果、哈密瓜、楊桃

高鈉加工品:泡麵、香腸、火腿、罐頭










三、低蛋白飲食怎麼吃?這樣做就對了!

很多人一聽到「低蛋白飲食」就以為限制很多不能吃,其實不是喔!只要掌握原則,就能吃得均衡又不怕加重腎臟負擔。


① 蛋白質建議攝取量:0.6~0.8 克/公斤

② 主食可以選擇低蛋白米、低蛋白麵(烹煮完後顏色較透明的主食,蛋白質含量較低),幫你省下蛋白質空間

③ 用植物油、地瓜、白米等提供足夠熱量,避免身體消耗肌肉

④ 搭配定期抽血檢查,根據檢驗數據來調整飲食內容







飲食做對,腎臟才不會壞下去!

如果你正在面對腎臟問題,別緊張也別亂吃。從「腎臟病飲食」的基本原則開始,選擇合適的保健食品,再搭配的「低蛋白飲食」,就能大大減少腎臟的壓力。記得定期檢查並且與醫師、營養師溝通,讓飲食成為你最強的保腎工具!






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Nut,官方IG:nut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撰文者:林文鶴(Nut)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

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其他
專欄
2025-10-09
健身不是越瘦越好:當飲食控制走偏,你可能正在失去健康
「增肌減脂」、「控制熱量」、「乾淨飲食」、「高蛋白低碳飲食」這些詞,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絕不陌生。在社群媒體與健身風潮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飲食與體態的關聯,也更積極追求肌肉線條、低體脂與視覺上的「進步」。但當飲食控制變成焦慮的來源,健身紀律變成無法彈性的執行,你是否曾懷疑過:這樣真的健康嗎?當健身愛好者也掉入「飲食失調」陷阱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常被認為只出現在青少年或極瘦的模特兒身上。但實際上,健身愛好者是近年飲食失調的高風險族群之一。原因很簡單:我們太專注在「身形改造」,卻忽略了心態與飲食關係的變化。常見的飲食失調型態,在健身圈中有些「偽裝形式」:行為看似健康實際風險長期只吃雞胸、花椰菜、地瓜飲食乾淨缺乏多元化營養、易造成心理壓力為了「補足蛋白質」每天硬灌乳清蛋白高蛋白飲食腸胃不適、營養比例失衡拒絕聚餐、害怕破壞飲食計畫自律、有紀律影響人際與心理健康cheat day 暴食,之後隔天空腹運動補償增加代謝情緒性飲食與補償行為這些行為背後,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過度用「控制」來證明自己有價值。Orthorexia nervosa:當「吃得太健康」變成一種病 近年被討論的「健康食品痴迷症」(Orthorexia)是一種以健康飲食為名的飲食失調。症狀包括:對「不乾淨」的食物極度排斥,如精緻糖、油脂、加工品為了吃得健康,花費大量時間準備、計算、查資料對「偷吃」感到強烈罪惡與自責飲食選擇影響社交、情緒甚至生活安排正食症在健身愛好者中非常普遍,因為「乾淨飲食」、「紀律」、「意志力」往往被視為成功體態的關鍵。但事實上,一段不能放鬆、不能失控的飲食關係,對身體與心理都會造成長期壓力。為什麼健身圈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狀況?對外在體態過度關注照鏡子、拍照、比較 Before & After 是許多健人的日常,尤其在比賽備賽期間或減脂期。這種「視覺成效導向」很容易讓人陷入焦慮,認為體脂高一點就等於沒有訓練痕跡。社群媒體塑造不實期待社群上的健身網紅、健體選手,他們的照片常經過濾鏡、燈光、拍攝角度精修,即使是選手也只有比賽前幾週才會那麼乾淨利落。一般人卻誤以為那是「常態」。缺乏營養素與心理支持知識很多人只靠健身房前輩、網路影片、斷章取義的飲食法,來實踐飲食控制,卻沒有完整理解個人化營養、心理飽足與長期可持續的重要性。「吃不夠」成為普遍問題減脂時期熱量赤字容易造成相對能量不足(RED-S),影響身體的荷爾蒙、免疫、情緒甚至睡眠。女性可能月經不規則,男性也可能出現睪固酮下降、焦慮與性慾下降的情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心念失衡?如果你符合以下幾項特徵,建議留意自己的飲食與心理狀態是否已偏離健康範疇:對吃「不乾淨」的食物感到強烈焦慮或內疚害怕中斷飲食計畫、出門聚餐總是自己帶便當吃多一點就會增加額外訓練量「抵銷」對體重上下波動過度敏感,經常測量體脂或體重無法真正「享受食物」,即使餓了也不敢多吃你並不孤單,這不是「你太懶」、「不夠自律」,而是我們都身處於一個高壓、高期待的飲食與體態文化中。重建與食物的關係:回到初衷 很多人一開始健身,是為了健康、有力量、睡得好、快樂,甚至只是想更有自信。這些本質都與「極端控制飲食」無關。真正有彈性的飲食,是可以容納蛋糕、鹹酥雞與朋友聚餐的,是允許身體在不同時期變化的,也是建立在理解營養、尊重身體訊號之上的。你可以:學會「吃得夠、吃得剛剛好」而不是「吃得少」減脂也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支持代謝與訓練。設定多元目標不只體重與體脂,也可以是深蹲重量進步、心肺功能提升、專注力變好。找回與食物的正向連結食物不只是熱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營養師、心理師、身心科醫師,都是很好的資源。『 你的身體值得被溫柔以待 』健身不該讓你失去與食物的自由、不該讓你孤立自己,更不該讓你健康受損。身體是我們一輩子的夥伴,別讓飲食與訓練成為焦慮與懲罰的來源。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官方IG:tellus_dietitian,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強壯! ➡︎ 延伸閱讀:精神不好來一杯,提神飲料怎麼挑?➡︎ 延伸閱讀:「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撰文者:吳欣俞(Iris)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2025-09-18
精神不好來一杯,提神飲料怎麼挑?
這是你嗎?某一天下午睜開眼睛就覺得眼皮快貼一起、腦袋當機?!這種時候,常常會有人猛灌一瓶提神飲料,心想「來!先提提神再說」。但是,這些飲料是怎麼讓人「嗖」一下的精神變好?喝多了會不會有風險?怎麼挑比較健康又有效?我們來聊聊。提神飲料的三大主角:咖啡因、B群、牛磺酸 ▸ 咖啡因:最常見的提神成分,透過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你暫時清醒、提升專注力,約維持 3~4 小時。▸ 維生素B群:代謝的夥伴!參與能量轉換,幫你維持精神、穩定情緒。▸ 牛磺酸:雖然不是必需胺基酸,但對維持高強度腦力或體力頗有幫助,還具抗氧化功效。這三位一起上場,短時間是有提振效果,但其實不是讓你「真的恢復體力」,只是「抵用未來的疲勞」── 就像信用卡先刷一樣,然後月底再還款。喝得嗨,也可能輸得快!注意那些副作用 提神是有代價的,喝太多可能有人以下症狀發生:▸過敏反應:心悸、心律不整、睡不好⋯⋯這些都有可能發生,尤其是一天攝取超過 300 毫克的咖啡因。▸睡眠卡關:咖啡因會干擾腺苷,讓你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含B群的提神飲料通常帶有高糖,過量也可能讓你變得太嗨。▸胃食道逆流、腸胃不適:咖啡因、糖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有胃潰瘍的人要特別小心。▸體力「負債」累積:長期靠這些外來刺激來提神,反而會讓身體疲勞累積,變得更容易「越喝越累」。‼️這些些族群更要避開: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者、長期失眠者、孕婦、哺乳媽媽、未成年青少年(神經系統還在發展,咖啡因耐受低)。那怎麼挑才比較安全又有效呢?▸控管「總量」很重要很多包裝上都有建議飲用量,通常一天不要超過一瓶(大約 200~350 ml)。但其實也沒有那麼嚴格啦,基本上只要別喝太快、或間隔時間很短內的猛灌,都能減少大多的副作用。▸鎖定成分組合偏好瞬間集中力?含咖啡因的飲品可以考慮,但記得別一次灌太大瓶。想補充精神但又擔心太刺激?可以選不含咖啡因、以胺基酸、B 群為主的替代產品,比如運動型能量補給品。▸看成分、避開高糖/高咖啡因陷阱很多提神飲料熱量高、糖份也多(25~40 克不等),一天喝的量太多容易導致體重上升,甚至加重疲勞累積。建議選擇低糖或無糖款,但還是要注意咖啡因總量。▸喝之前,先想想你是不是真的累了?提神飲料只是「暫時清醒」,不能取代「睡眠與休息」。食藥署建議,消除疲勞的根本關鍵還是要好好休息、睡飽。比如下午眼皮重到快貼緊的時候,一杯以內的量真的可以秒醒;但如果你已經連續好幾天都睡眠不足,還是先補眠再考慮飲品。※ 總結一下,讓你一眼看懂怎麼挑:狀況/需求建議挑選方式快速清醒小罐含咖啡因但低於一天總量上限(<300 mg)想補精神但想溫和選無咖啡因、含胺基酸或 B 群的補給飲品害怕負擔太重避開高糖、高咖啡因、晚上不要喝身體本已疲勞放下杯子,去睡覺💡 最後小提醒:如果你一天真的很累,第一時間不要就想到提神飲料,先看看可不可以補個午睡、喝杯水或是溫牛奶,讓身體好好放鬆,才是最健康、最持久的「提神法」!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Nut,官方IG:nut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 延伸閱讀:「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 延伸閱讀:腸道健康是關鍵:益生菌 × 飲食 × 腸漏問題解析撰文者:林文鶴(Nut)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
2025-09-11
「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
之前的文章⌜運動增補劑霧煞煞,營養師幫你整理好懶人包!⌟講過常見的五種運動增補劑了,這次就來介紹一下稍微冷門一些的「甘油」。根據澳洲體育機構(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AIS),甘油(Glycerol) 在運動增補劑當中,被列入 Group A 等級的運動表現補劑(Performance Supplements) 類別。什麼是AIS(澳洲體育機構),運動補劑中的Group A分類? Group A 代表:具備強科學證據、合理安全性,以及被認可為合法且有效提升運動表現的補劑類別。甘油即屬於此類,咖啡因、β-丙氨酸、碳酸氫鹽、甜菜根汁與肌酸也都屬於這類。甘油的功能與用途 甘油補充可用於運動前的「hyperhydration(超補水)」策略,透過進行水分超補,可以大幅提升血漿容量,藉此延緩脫水時間、降低心率,並延長耐力運動的表現。甘油劑量建議① 運動前補充:建議以1~ 1.2 g/kg 體重的甘油 搭配 26 mL/kg 體重的液體,於運動前約 90~180 分鐘攝入。② 運動中補充:                            ▸ 若已於運動前補充過甘油,可以於運動時以 0.125 g/kg 體重甘油 + 5 mL/kg 體重液體維持補給。                            ▸ 若未提前補充,則建議在運動開始後的前四小時內,以 0.4 g/kg 甘油 + 適量液體做補充。【 注意事項】 雖然甘油的副作用相對罕見,但仍有可能出現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或頭痛等反應;若出現不適,應考慮停止或調降用量。運動除了要補充足夠水份,電解質(特別是鈉 Na⁺、鉀 K⁺)的搭配也非常關鍵,不然可能會發生抽筋、頭暈、低血鈉的問題,嚴重可危及生命!甘油 × 電解質 搭配策略 電解質(如:Na⁺、K⁺、Mg²⁺)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血漿滲透壓穩定肌肉與神經功能減少抽筋添加電解質的建議 ▸運動前◂建議在調好的甘油補充飲當中,加入約 460–690 mg/L 的鈉(約1~1.5克鹽)若時間 >90 分鐘,可加少量鉀(K⁺)約 200–300 mg/L(市面上有販售鉀錠)如果流汗量極大,需加入3克鈉(約7克鹽)於一公升調好的甘油補充飲當中。▸運動中◂每小時補充:甘油 0.125 g/kg + 水 5 mL/kg電解質飲品,如運動飲料(鈉 300–600 mg/h,視流汗量調整,可直接混合在甘油液體當中)▸運動後恢復◂ 甘油可幫助「水分再吸收」搭配電解質(鈉為主,鉀鎂輔助) → 加速身體水合(rehydration)作用▸適用時機◂ 高溫耐力運動(馬拉松、鐵人、自行車)長時間無法補水的場合(足球比賽、軍事行動)訓練或比賽前,需最大化水份儲備量總結搭配公式:甘油 + 水 + 鈉 = 保水效果最持久!不適合使用的情況 短時間、低強度運動(如輕鬆健走、30 分鐘瑜伽) → 效益有限腸胃敏感者,可能會出現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沒有先測試過 → 不建議在正式比賽中第一次使用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以上是「甘油」,運動員的補水神器!的介紹,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Iris,官方IG:iris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強壯! ➡︎ 延伸閱讀: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 延伸閱讀:腸道健康是關鍵:益生菌 × 飲食 × 腸漏問題解析撰文者:吳欣俞(Iris) 營養師  編輯者:黃馨榆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