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飲食指南:怎麼吃才能保護腎臟健康?

腎臟是人體的「天然過濾器」,幫我們把身體裡的廢物、毒素和多餘的水分排出去。不過現代人壓力大、吃太鹹、喝水少,加上慢性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的人變多,腎臟疾病也越來越常見。
如果你或家人正面對腎臟問題,那「腎臟病飲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透過正確的吃法,不只能減輕腎臟負擔,還能延緩病情惡化,讓生活過得更舒服!
一、腎臟病飲食:簡單 4 原則,從今天開始調整!
❶ 蛋白質要吃對、吃剛好
腎臟不好時,蛋白質代謝會變慢,太多反而會讓腎臟負擔更大。這時候就需要「低蛋白飲食」,不是完全不吃,而是要吃對!可以選擇魚肉、雞蛋這類「高品質蛋白質」,另外還要控制好份量。
❷ 鹽巴少一點,腎臟比較輕鬆
吃太鹹會讓身體容易水腫、血壓升高,腎臟壓力也跟著變大。建議減少加工食品(像泡麵、香腸)和調味料,用天然食材(如:蔥、薑、蒜等)提味更健康。
❸ 鉀、磷攝取也要注意
蔬果雖然營養,但多數蔬果的鉀含量高,腎臟如排不出去就會出現問題。
磷則富含在加工食品、乳製品、豆類、碳酸飲料等,若攝取過多無法排出的話,會影響骨骼健康。
❹ 喝水量要看狀況
因為腎臟病患者常出現「寡尿」或是「無尿」的狀況,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多喝水」。如果出現「寡尿」或是「無尿」的話,多喝水反而會危險。還是以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量喝水。
二、推薦這些腎臟保健食物,吃得安心又放心!
說到腎臟保健食物,其實不難找,只要掌握「低鈉、低鉀、低磷、低蛋白」四大原則,就能吃得又健康又美味!
✅ 可以多吃的食物:
主食類:白米、白吐司、玉米粉、地瓜(適量)
蛋白質:魚肉、水煮蛋、黃豆及相關製品
低鉀蔬菜:白菜、白蘿蔔、綠花椰(先浸泡、再煮)
低鉀水果:蘋果、葡萄、鳳梨(別吃太多)
❌ 建議少吃或避免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紅肉、內臟、豆類、豆漿
高磷食物:起司、堅果、可樂
高鉀水果:香蕉、奇異果、哈密瓜、楊桃
高鈉加工品:泡麵、香腸、火腿、罐頭
三、低蛋白飲食怎麼吃?這樣做就對了!
很多人一聽到「低蛋白飲食」就以為限制很多不能吃,其實不是喔!只要掌握原則,就能吃得均衡又不怕加重腎臟負擔。
① 蛋白質建議攝取量:0.6~0.8 克/公斤
② 主食可以選擇低蛋白米、低蛋白麵(烹煮完後顏色較透明的主食,蛋白質含量較低),幫你省下蛋白質空間
③ 用植物油、地瓜、白米等提供足夠熱量,避免身體消耗肌肉
④ 搭配定期抽血檢查,根據檢驗數據來調整飲食內容
飲食做對,腎臟才不會壞下去!
如果你正在面對腎臟問題,別緊張也別亂吃。從「腎臟病飲食」的基本原則開始,選擇合適的保健食品,再搭配的「低蛋白飲食」,就能大大減少腎臟的壓力。記得定期檢查並且與醫師、營養師溝通,讓飲食成為你最強的保腎工具!
若需要更精細的個人營養規劃、調整飲食或是改善健康,歡迎來Tellus預約體驗一對一營養課程,深入了解個人問題和陪著你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我是台南「Tellus陪伴式營養』團隊的營養師-Nut,官方IG:nutdietitian_tellus,對於飲食有任何疑問歡迎來找我,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 延伸閱讀:別再被數字綁架了:理解熱量赤字與TDEE背後的真正意義
編輯者:黃馨榆
預約體驗: https://www.tell-us.com.tw/reserve